人民網(wǎng)鄭州1月12日電 (徐馳 慎志遠 肖懿木)埋在地下的污水管道好比城市的“腸道”,污水長期腐蝕,“腸道”就容易生病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鄭州市近年來的道路塌陷事件近半數(shù)由此引發(fā)。2015年,鄭州市對服役超20年的老舊污水管網(wǎng)進行了體檢,對癥下藥,防患于未然。
近年來,鄭州多次出現(xiàn)道路塌陷,其中西三環(huán)更因連續(xù)塌陷引起全*關注。據(jù)媒體公開報道,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,鄭州市共發(fā)生道路塌陷27起,污水管道老化滲漏造成塌陷12起,占塌陷事件的44.4%,幾近半數(shù)。防治污水管道老化滲漏成為預防道路塌陷的重要手段。
體檢:機器人給污水管做“內窺鏡”檢查
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是市區(qū)排水管道的“東家”。他們管理養(yǎng)護著850公里的污水管道,其中“服役”超過20年的就有129公里。這些老舊管道受到長期腐蝕,是道路塌陷的主要隱患。
污水管網(wǎng)深埋地下,如何摸清具體情況呢?人體胃腸不適,醫(yī)生常常使用“內窺鏡”方式,直接觀察肉眼看不到的腸道。鄭州這一次也對污水管網(wǎng)采取了“內窺鏡”檢查,主角是人士“機器人”。
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養(yǎng)護管理科副科長扶濤濤介紹,以前給管道看病,都是傳統(tǒng)的人工方式。市政人員下到污水井內,拿著手電筒照,這種檢查很不全*,也不科學,更不安*。這次,鄭州市引進了檢隊伍,由他們帶來的機器人專門給管道“體檢”。
小型智能機器人頭頂強光探照燈,身配3600旋轉攝像頭,鉆進管道內檢查“病變”。它在幽深的管道中,或爬行或“坐船”,不放過一個隱患。為了保證檢查效果,它每秒鐘多走15厘米,拍攝的視頻資料同步儲存在硬盤里,供專家診斷分析。
在機器人拍攝的黃河路污水管道畫面中,記者看到,原本的水泥管道上半部坑洼不平,一些地方甚至能清晰的看到黃色的土層。
“污水容易產生腐蝕性氣體,時間長了管道越變越薄,造成滲漏,道路下邊兒慢慢就空了。像這個地方,已經形成了大坑,大車一來,非得栽進去不可。”工作人員說。
確診:專家會審 判“病情”開“藥*”
機器人完成檢后,技術專家集體會審管道“體檢”視頻。專家們通過電腦控制播放,放大“病變”位置,仔細查看變化量和嚴重程度,根據(jù)管道直觀狀態(tài),判斷分析管道患上什么“疾*”。
專家“會診”是個漫長的眼力活兒,需要一遍遍慢進播放現(xiàn)場拍攝的所有視頻資料。這項工作全部由檢機構獨立完成。
據(jù)了解,污水管道常見“疾*”類型有破裂、腐蝕、滲漏、錯口、異物穿入、脫節(jié)等。專家依據(jù)診斷結果,開出“藥*”,向市政部門出具檢評估報告,提出“治療”方案。
污水管道“病情”分為四個級別。四級屬于重癥,需要立即“搶救”,否則將引發(fā)道路塌陷事故;三級屬于普通病害,按照“藥*”盡快養(yǎng)護修;二級是管道處于“亞健康”狀態(tài),制定長期養(yǎng)護計劃即可;一級證明“身體健康”,污水管道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(tài)。
2015年12月12日,129公里老舊污水管道已全部檢完畢。目前專家正在出具檢報告。由于四級“病情”是危急病害,需要立即處理,因此檢隊伍分兩個階段出具測評估報告。
“一療程”為2015年8月6日到9月28日,這一階段52.2公里的管道體檢報告都已經出來。9條道路的19處管段“病情”屬于四級,需要立即進行“手術”。
9條道路分別是銘功路、黃河路、經七路、汝河路、棉紡路、豐產路、經八路、南陽路、淮南街等。病害部位不是成片,而是點狀分布,只能分開進行搶修。
治療:對癥下藥 高危管道“動手術”
檢隊伍開出“藥*”,市政部門立即對四級“重癥”管道進行“搶救”修。針對這些極易造成塌方的管線,“療傷”方案是開挖溝槽,原位更換管道。
1月4日,記者來到了黃河路經一路的一處搶修工地。在挖開的道路中,工人們正在將直徑一米多的黑色管子下放、回填。
扶濤濤介紹,這段四級病害管道是20年前鋪就,混凝土材質耐腐蝕性能弱,已形成塌陷隱患。“搶修更換的是新型PE鋼帶波紋管,強度高、內壁光滑、耐腐蝕、使用壽命長,在發(fā)達已經得到廣泛推廣。”
一療程發(fā)現(xiàn)的四級病害管道,1月25日將全部完成“手術”。第二療程的檢查報告將在1月份出來,主要針對三級“病情”的管道。
據(jù)了解,三級“病情”的老舊污水管道總共約有4.5公里,分散在核心城區(qū)。由于全*開挖修必將嚴重影響市民生活,市政部門正在研究實施管道非開挖修技術,比如采用好的玻纖紫外線固化內襯修技術等。
污水管道施工期間,排水怎么辦?工作人員介紹,排水量小的施工點一般采取封堵上游的方式,排水量大的地方則將污水從主管道抽出,通過其他管線排走,不會影響居民生活。
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副主任馮顏宗說:“這次是對地下污水管一次徹底的摸底。以前缺乏具體的標準,地下管網(wǎng)的檢養(yǎng)護被動。常常是哪里污水跑冒,路面塌方,就到哪里搶修。此次的檢成果可以為今后的污水管網(wǎng)養(yǎng)護提供數(shù)據(jù)支撐,讓城市的‘腸道’更健康的運行。”
據(jù)了解,行業(yè)層面的污水管道檢指導標準2012年出臺。在全*,大規(guī)模的地下污水管網(wǎng)檢修并不多見,目前已有多個城市效仿鄭州對老舊地下污水管網(wǎng)進行“體檢”。